一家专业从事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的高科技技术企业
采用 LED 技术的现代前照灯可以在汽车的整个寿命期内连续使用,无需更换灯泡。为确保这种长使用寿命,必须对它们进行有效保护,防止水分进入。在粘接由聚丙烯 (PP) 和聚碳酸酯 (PC) 制成的前照灯和尾灯时,粘合剂必须具有优异的密封性,并可提供可靠粘接。
当前显示器生产工艺的最后一个阶段,要在显示器的表面喷涂上一层特殊的涂层。该涂层可以改善显示器的抗刮擦性能,并且加强了采用PC(聚碳酸酯)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的显示器表面的质量。
PTFE(铁氟龙)高频微波板沉铜前的孔壁表面改性活化(Modification):提高孔壁与镀铜层结合力,杜绝出现沉铜后黑孔;消除孔铜和内层铜高温断裂爆孔等现象,提高可靠性。涂覆阻焊油墨前与丝印字符前板面活化:有效防止阻焊油墨及印刷字符脱落。
深圳市普仕曼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的高科技技术企业,主营常压(大气)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台、低温等离子清洗机、宽幅在线等离子清洗等,普仕曼科技核心技术来自德国,超过15年从业经验。
15年从业经验,产品面涉及广泛
高稳定性、高性价比、高均匀性
精益求精、不断进取
实业筑基、诚信至上
关注新闻时讯,坚持与时俱进
深圳市德昌精密线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线路板销售,薄膜开关销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20年09月09日,公司坐落在广东省,详细地址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共和社区新桥同富裕工业区恒明珠科技工业园8栋501;经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得知,深圳市德昌精密线路有限公司的信用代码/税号为91440300MA5GCQYG4B,法人是李昌金,注册资本为100.00万人民币,企业的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是:电子产品、线路板、薄膜开关、表面处理材料的技术研发及销售;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电子产品、线路板、薄膜开关、表面处理材料的生产。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材料院”)于2019年正式成立,聚焦集成电路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电子材料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础研究机构。 电子材料院采取“边建设、边招人、边产出科研成果”的模式,目前已完成一期约23000平方米电子材料院园区建筑的改造和装修,已有5条电子材料中试线及检测平台的入驻,满足了开展科研、办公的要求,并成功入驻;二期规划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主要包含理化实验平台、中试线、封装材料验证平台等功能,预计今年完成所有改造和装修。 如今电子材料院人员规模已达到300余人,副高级以上共计42人;青年科研骨干137人,其中博士以上占57%,40名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电子材料院以面向芯片级封装、晶圆级封装关键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充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良好的研究与产业基础,发起成立大湾区先进电子材料产学研联盟和宝安区5G产业技术与应用创新联盟,汇聚国内外学术、产业优势资源,打造中国高端电子材料研发创新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科研机构。 功能定位: 突破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的核心技术 汇聚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的技术领军人才 联接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带动我国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 愿景使命: 建成国际一流的先进电子封装材料技术研发与转移转化平台
淮安科旭达电子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周总理的故乡淮安,淮安 淮安市涟水县经济开发区兴盛路中信华电子产业园12号厂房,于2019年01月03日在涟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 在公司发展壮大的4年里,我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我公司主要经营印刷线路板生产、销售;线路板配件销售;线路板周边耗材研发、销售;金属制品、木制品、包装材料、五金产品、塑胶制品、机械设备、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电子产品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我们有好的产品和专业的销售和技术团队,我公司属于淮安电子元件公司行业,如果您对我公司的产品服务有兴趣,期待您在线留言或者来电咨询!
2018年11月1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郭永研究员团队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传感器和执行器B:化学)杂志在线发表题为“One-step Bonding and Hydrophobic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Rapid Fabrication of Polycarbonate-based Droplet Microfluidic Chips”(一种同步实现芯片键合与表面疏水改性的工艺方法用于快速制备聚碳酸酯材质的液滴微流控芯片)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一种“一步法”对液滴微流控芯片实现快速键合和微管道表面疏水化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仅耗时不到10秒。相比于现有的普遍耗时在数十分钟到数小时的方法,一步法极大地提高了液滴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效率,不仅能广泛应用于液滴微流控相关的研究领域,在工业化应用中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近年来,液滴微流控技术(也称微液滴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如数字PCR和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微液滴芯片的大规模应用需要低成本、高通量、简易和快速的芯片制备方法。芯片键合与表面疏水改性是微液滴芯片制备过程两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已经报道的方法往往都存在工艺复杂、耗时长的问题。微液滴芯片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其使用量较大,芯片制备的复杂过程影响了微液滴技术产业化的进展。 图1:一步法工作流程图及其分子机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郭永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材料的微液滴芯片制备方法,能够在实现快速芯片键合的同时完成微管道的表面疏水改性,工作流程图及其分子机理如图1所示。PC作为微液滴芯片的基底材料具有突出优秀特性,注塑性能好、透光性好、成本低。在两片PC基底的键合面上涂抹上包含有丙酮、正戊烷和全氟辛基三氯硅烷(FOTS)的一步法溶液。在丙酮的作用下,PC表面的长链分子释放到溶液中。然后,将两片PC基底对齐并送入热压滚轮当中。由于丙酮与正戊烷的沸点较低,受热后迅速气化,游离的PC分子与键合面上的PC分子形成缠结,实现芯片键合。最后,在丙酮和正戊烷气化后,FOTS析出粘附在芯片管道表面,并在空气中水分子的作用下,自发交联成网络形成稳定的疏水层,实现表面疏水改性。一步法整个操作流程仅需10秒即可完成,这有助于实现微液滴芯片的大规模加工制备。与现有研究工作相比,一步法制备的微液滴芯片不仅具有较高的键合强度、良好的疏水性能,而且极大 地缩短了芯片的制备时间,如表1所示。 表1:与已有研究工作的比较 一步法制备的微液滴芯片能稳定生成尺寸均一的微液滴,完全满足微液滴技术对芯片提出的要求。数字PCR是微液滴技术十分重要的应用,具有单分子检测灵敏度和绝对定量的特点,在分子诊断领域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数字PCR对微液滴芯片的生物相容性有较高的要求。该方法加工的微液滴芯片生成的液滴经过数字PCR后,液滴形态和荧光信号稳定。与商业化仪器相比,在目标分子的定量上也获得了相当的结果。这说明一步法制备的芯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表明“一步法”具有低成本、低耗时、操作简单和性能优异的特点,在液滴微流控研究、尤其是产业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苏世圣及清华大学精仪系荆高山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后刘宝霞在“一步法”分子机理研究部分有重要贡献,郭永研究员对该研究进行了指导。这项研究得到了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实验室和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央公益性科研机构基金、企业横向合作课题等的经费资助。
表面无损单向液体输运一直是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在微反应器、润滑、喷墨打印、自清洁表面和微流体等领域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人员制备了化学成分和结构形态梯度变化的人造各向异性表面,成功地实现了液滴的定向输运。通常来说,增加表面疏水性,如使用低表面能材料制造疏水表面,可以将空气困在液滴下方以减少固液接触面积,即“阻塞”的方法,是表面承受液体压力的常用策略。而过高的液体压力容易破坏气囊,导致表面的高粘性及不稳定性。因此,如何形成稳定的复合界面,从而以一种通用的、可行的方式连续无损地定向收集和输运液滴,仍然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东亮教授团队认为不能仅通过“阻塞法”使表面承受液体压力,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液体进行定向输运达到“减压”效果,设计了一种概念上不同的策略(图1),将水黾腿毛的抗水行为和鲨鱼皮肤表面的减阻效果结合起来,通过聚合物的梯度相变,制备一个鳞片状的超疏水表面。该鳞片结构可以直接承受和缓冲液体压力,进一步降低表面的液体压力,防止液滴与基底结构的亲密接触,形成稳定的复合界面,实现无损失液体输送。这项工作为大规模设计和制造各向异性微纳米结构提供了潜力,实现了液滴按需远程、无损和连续单向输运的主动控制。该工作以“Ultrastabl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ith Ordered Scaly Structure for Decompression and Guiding Liquid Manipulation”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doi:10.1021/acsnano.2c06749)。文章第一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张秋雅博士。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72005)的支持。 图1 不能仅通过“阻塞法”使表面承受液体压力,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液体定向输运达到“减压”效果。受此启发,设计了一种超疏水鳞片表面,可以控制液滴的定向 输运,实现液滴在表面的减压。 表面鳞片结构可以直接承受和缓冲液体压力,还可以引导液体进行可控输运,进一步降低表面的液体压力,协同防止液滴与基底结构的亲密接触,形成稳定的SAL复合界面,实现无损失液体输运(图2,图3)。此外,音乐诱导超疏水表面垂直振动结合鳞片各向异性结构可以单向驱动液滴输运,在多步定量化学反应和液体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图4)。这项工作在设计耐用超疏水材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并在液滴控制、无损耗液滴传输、液体检测和航空减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3 液滴在超疏水鳞片表面定向输运及“减压”的机理。当液滴从a位置被挤压到b位置时,液滴直接受到鳞状结构的缓冲并向前输运,进一步降低对表面的垂直压力。 图4声音诱导液滴在超疏水鳞片表面的定向输运。